低碳之路從建筑開始
發布時間:2009-12-30
在丹麥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前夕,一場討論在中國北京新國際展覽中心展開了。議題是低碳經濟下房地產業的蛻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產業促進中心梁俊強表示,綠色建筑減少對資源的消耗,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推廣綠色建筑是一條可行的低碳之路。
責任和義務
推廣節能建筑迫在眉睫
世界著名自然災難專家、英國倫敦大學地球物理學教授比爾·麥克古爾在其新書《7年拯救地球》中宣稱,如果溫室氣體排放在未來的幾年中無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將在2015年開始不可逆轉的惡性循環,包括瘟疫、干旱、洪水、颶風在內的各種災難將席卷全球。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秦佑國認為,在中國發展綠色建筑的當務之急,并不是設計和建造一些高標準的建筑,而是實實在在地解決為數眾多的普通建筑的問題。
我國政府宣布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即到2020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40%~45%。建設領域涵蓋范圍廣泛,建筑的建設和使用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
資料顯示,發達國家建筑使用能耗占其全社會總能耗的30%~40%,我國的建筑使用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28%。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場,全國房屋總面積已超過400億平方米。
嘗試和困難
綠色建筑不能僅是樣板
北京建工置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朱軍向記者介紹,他們正在打造EOD(綠色生態辦公區)模式:運用生態學原理、環境學原理和建筑學原理,遵循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合理設計、規劃建筑內外空間的能源因素,使其在系統內部有序地循環轉換,從而創造高效、低耗、無污染且能實現一定程度自給的新型辦公環境。
以萬科、招商地產為代表的企業正在進行相關探索,但房地產開發商面臨的共同問題是利益驅動的問題。一位知名房地產開發商指出,對持有型物業,由于前期投入大,新材料可能意味著更昂貴的價格。開發商不僅僅需要商業倫理的約束,自覺進行節能減排,也需要政策激勵。
富力集團北方區負責人張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建筑行業減少碳排放量的探索剛剛起步。
鼓勵和監督
建筑領域減碳方向明確
國際生態城市建設理事會生態城市促進與合作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陳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一些使用低碳技術的房地產公司反而會增加開發成本。陳棟在與企業接觸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企業愿意為低碳經濟作貢獻,并在長期的運營中得到經濟回報,但需要制度上的支持。例如,墻體保溫技術可以減少對空調的使用,權威部門應該出臺相關激勵政策。
陳棟指出,中國的多項建筑節能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是如何推廣好的材料和技術,還須進一步探索。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近日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了建筑領域減碳的發展方向。他表示,應在城市或一定區域內倡導土地使用功能的混合,大力推廣緊湊節地的發展模式。在城市發展模式正確的前提下,還要大力進行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綠色社區等方面的基礎性研究,改變城市園林綠化方式,充分利用城市綠化來達到吸附污染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