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低碳房的投資價值
發布時間:2010-05-11
從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到今年的全國“兩會”,再到上海世博會,“低碳”被炒得沸沸揚揚,一時間,中國仿佛進入低碳時代,連房地產也開始貼上“低碳”標簽。近日,低碳概念房已悄然進入人們的視線,太陽能發電、中水循環系統……因為運用了這些“低碳”元素,開發商稱將可免除業主以后幾十年的電梯、樓道照明、小區灌溉景觀用水等部分公攤費用,號稱“零公攤”。不過,有買家擔心,這類新概念房是否會因為建造成本高而拉高房價?用來自住劃算還是用來投資比較合適?
地產專家的看法是,用于自住的話,“小數怕長計”,值得考慮;用于投資的話,關鍵還是看房子本身的性價比、環境、配套等因素。
日益風行的低碳理念
近兩年,包括萬科、招商、恒大、富力在內的眾多品牌開發商,紛紛將“低碳”設立為未來房地產開發方向。“低碳社區”、“低碳養生房”、“生態住宅”甚至“零碳房”等概念,成為房地產項目宣傳的核心概念。各式低碳論壇、低碳基金、低碳萬里行等活動則讓人目不暇接。
許多消費者擔心,開發商一玩概念房價肯定會很高。低碳住宅的建筑投入高會導致房價貴嗎?合富輝煌市場研究部首席分析師黎文江認為,推行低碳或許會使房價有一些高,但由于住宅是70年使用權,推行低碳可以節省電費,節約煤氣,70年節約的錢可以抵扣很多房價。“對于自己生活環境的改善,對于整個社會的好處,這些無形的價值都要算進去,不能單純講房價高。低碳對子孫后代,對整個地球可持續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低碳住宅面世不久,房價高一點是難免的。”
低碳房賣點“零公攤”
日前,家和集團的住宅項目“東湖映月”有一大賣點,就是“零公攤”。據悉,樓盤采用了叫做大型社區太陽能發電技術的系統,即在樓的屋頂鋪設太陽能吸光熱材料,并轉換成電,業主不需要交電梯費和公攤電費。樓盤還有中水循環系統用來收集雨水,小區園林綠化灌溉都可以使用收集的雨水,業主也能省下公攤水費了。
低碳房是否值得投資
“零公攤”是噱頭還是實惠?低碳房是否值得投資?
北大公共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房地產專家韓世同認為,太陽能加熱等方式非常值得推崇,也的確給業主帶來一定的好處,但公攤對很多家庭來說并非大的負擔,“零公攤”不一定能成為消費者購房的考慮因素,給予業主的直接受惠也并不太大。
“小數怕長計!”黎文江則認為值得考慮。“安裝太陽能系統的確加大了成本,但是日后煤氣、電費同樣會減少,數額一相抵就值了。”
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則算了一筆賬,這些公攤費用算下來,一年業主至少需要繳納約200元。按照住宅70年的使用年限,到房子“退休”時止,攤下來的水電費用至少達到1.4萬元;若是住在公用面積大,設備系統先進一點的豪宅小區,70年下來的公攤費用最多是4萬余元。不過,這筆數字跟房價相比,頗有點“小巫見大巫”了。當然,如果房子能一直保值增值,這省下來的公攤費用,也就等于是賺到的。另外,如果是把房子出租,這個“零公攤”也能成為吸引“斤斤計較”的租客的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