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建筑企業逆市飄紅
發布時間:2009-05-27
4月底,國資委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中央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額。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國資委監管的138家中央企業營業收入總和達到23574.6億元,同比減少9.1%;利潤總和為1194.9億元,同比減少41.8%。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今年第一季度,中央企業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但從上市公司陸續公布的第一季度報告和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中央建筑企業的表現卻很喜人。
建筑業板塊逆市上揚
金融危機讓全球500強企業的財富嚴重縮水,但處于世界500強企業之列的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中鐵)、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建)、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交股份)等上市中央建筑企業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著實令人興奮。
中鐵建和中國中鐵4月29日雙雙公布了2009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數據顯示,2009年第一季度,中鐵建營業收入為513.3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6.08%;凈利潤為9.4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4.12%;新簽合同額達1277.96億元,同比增長73.66%,其中海外新簽合同額達280.27億元。
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中鐵營業收入為601.0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0.92%;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9.8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6.61%。
在香港上市的中交股份盡管尚未披露2009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但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公司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利潤較去年同期都有所增加。
除此之外,中水電、中建等中央建筑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利潤較去年同期都有所增加,但沒有向記者透露具體數字。
受益于中央4萬億元投資計劃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央企業利潤同比大幅減少,其中石油、鋼鐵、機械、交通運輸等行業受到的影響較大,建筑行業受到的影響較小。”5月19日,國資委研究局副局長楚序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楚序平認為,中央建筑企業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增加,主要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
事實上,在中央去年底制訂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方案中,民生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災后重建等是資金分配的重點。對建筑企業而言,這無疑是個利好消息。一些大型工程項目的建設任務,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中央建筑企業肩上。
一些中央建筑企業工作人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多數與重點工程建設有關,只有“大象”級的中央建筑企業才能承擔這些工程的建設任務。這是第一季度中央建筑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雙雙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央建筑企業能夠在逆境中保持較高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央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已初見成效。”楚序平說。
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中央建筑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獲得了巨大成功。商務部公布的數字顯示,第一季度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335.5億美元,同比增長57.5%。海外市場凱歌高奏讓中央建筑企業的利潤大幅增加。
“一枝獨秀”背后存隱憂
中央建筑企業第一季度的增長能否持續下去?在快速增長的數字背后,還有哪些問題不容忽視?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企業還須注意什么?這些問題都值得關注。
從國資委公布的第一季度中央企業數據來看,盡管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減少,但是3月實現利潤622.9億元,較2月環比增長85.7%。這一變化也說明,中央企業的經營狀況正在向好的方向轉變。
“中央企業經營狀況總體好轉,中央建筑企業也不例外,未來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有專家表示,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有滯后效應,未來中央建筑企業的經營形勢依然樂觀。
但是,在海外市場上有大量工程、身處金融危機之中的中央建筑企業,也開始感受到金融危機帶來的壓力。中國中鐵2008年度財務報告中的非經常性損益一項顯示,公司H股募集資金匯兌損失達41億元。中鐵建同樣也受到了匯兌損失的影響。2008年,中鐵建財務費用為10.62億元,較2007年增長23.40%。財務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匯兌損失,高達8.5億元,較2007年增加7.58億元。
參與金融危機對對外承包工程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專項調研的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高筱蘇博士認為,目前,金融危機對承攬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的中央建筑企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企業新簽合同額減少,工程款支付風險加劇,新項目開發難度加大,業主支付能力變化導致法律糾紛越來越多,匯率變動對流動資金造成影響等。
對中央建筑企業而言,這是一個有益的提醒。